close

大俠胡金銓.jpg

  10月29日受教會朋友邀約,觀賞紀錄片《大俠胡金銓 第一部曲-先知曾經來過》。看完後隔天馬上又看了第二部曲斷腸人在天涯》。胡金銓導演不僅是武俠電影導演、武術指導,也是一位大藝術家,並從他對人性之關心的方面,順應片名在此尊稱他一聲「大俠」。

  胡金銓大俠,中華民國知名導演,民國21年(1932)4月29日生於河北北平(今北京),民國86年(1997)1月4日卒於臺灣臺北,享年64歲。民國39年(1950)因「國共內戰」到了香港,幹過幾行後,於民國47年起(1958)從事影業,民國55年(1966)導演《大醉俠》,奠定自身的作品風格,開啟新派華語武俠電影的浪潮

  他的靈感源自京劇,且武打動作不是為打而打,而透過套招、剪輯、場面營造刺激緊張氣氛,古裝戲劇也以演員表現(尤其是眼神)、取景光影天侯去建構煙雨江湖。胡大俠也是淵博的人,對於時代的衣物、建築等考究嚴謹,甚至多次前往故宮參考文物,可謂極力展現我們中國文化璀璨光澤

大醉俠.jpg

大俠胡金銓二.jpg

    民國56年(1967),胡大俠在臺灣執導《龍門客棧》,票房極佳,促成後來雄心更大的《俠女》。《俠女》上下集製作歷時三年,直至民國60年(1971)方完成,賣座雖然極差,不過該片在民國64年(1975)時獲得第二十八屆坎城影展最高技術委員會大獎,使得胡大俠一躍成為國際知名導演。

    民國77年(1988),胡大俠本來執導金庸名著改編的《笑傲江湖》,許冠傑葉童胡大俠原本屬意張曼玉,後因其參演《流金歲月》而遭徐克撤換主演。後來胡大俠因為概念問題退出該片之劇組,該系列後續遂由徐克、程小東、李惠民、金揚樺和許鞍華充當導演。即使如此,胡大俠參與期間的諸多靈感仍有保留下來,甚至一直延續到後來李連杰、林青霞出演的第二集《東方不敗》

笑傲江湖(徐克版)02.jpg

笑傲江湖(徐克版)01.jpg

 

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徐克版)03.jpg

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徐克版)02.jpg

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徐克版)01.jpg


 

  胡大俠的武俠指導風格,深深影響數位兩岸三地的後起之秀,如臺灣李安臥虎藏龍)、侯孝賢刺客聶隱娘),香港徐克新龍門客棧、七劍)、吳宇森英雄本色、赤壁)。他在生活上是個不拘小節性情中人(家堆滿書也不整理、想喝酒就喝酒),在工作上是位一絲不苟古裝片指導。從這部《大俠胡金銓》與其共事朋友們專訪當中,感覺其在片場導戲就真如一名俠士、刺客,隨時提高警覺,隨時出擊

  胡大俠生前本來要拍攝《華工血汗史》,從其構想可知,他要以武俠片的風格拍攝18、19世紀中國人遠渡重洋到美國淘金的血淚故事。然而該計畫隨著他心臟病手術失敗而逝,從此無限期中止(吳宇森似乎有意繼承拍攝?但遲遲沒下文)。而從他拍片的精神來看,除了發揚中華文化之美,也關懷著那些時代的人文,果真如華語電影界的「俠之大者」

  金庸老師為中國武俠小說的巨擘,而胡金銓大俠無疑為武俠電影的泰山

 

龍門客棧.jpg

胡金銓.jpg

俠女.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胡金銓 武俠 武俠電影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kinchiu 的頭像
    ekinchiu

    飛魚者的部落格

    ekin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