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教會開了一門「悠遊中國文學」的門訓課程,在最後一堂課中,談到了西漢的《史記》,說到《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受漢武帝的「宮刑」等情節,不禁想起以前觀賞的一齣由黃曉明主演的大陸古裝劇《大漢天子》,那齣劇正是在描寫漢武帝的傳奇故事,當聽著老師說著故事,腦海便浮現劇中司馬遷為良將李陵求請而得罪漢武帝的畫面,頓時為司馬遷的遭遇感到婉惜。
受過「宮刑」的司馬遷,等同於失去男性的尊嚴,而他忍辱負重,便是完成先父的遺願,編撰《史記》,從三皇五帝、周文王、秦始皇、漢高祖等歷代史事鉅細靡遺地寫下來,甚至對於失敗的「西楚霸王」項羽更有一番獨特的評說。從這過程中,能夠清楚感受到司馬遷苟活的艱難與決心,承受著一輩子遭到眾人取笑的屈辱,仍是堅忍不拔地去完成曠世巨作《史記》。
從這方向出發,回頭翻閱《聖經》,發現到使徒保羅也有這樣堅毅的決心!當他決心為主傳福音,有生之年進行三次的傳教旅行,一路上受苦受難,晚年更身陷囹圄,可謂艱苦!可他在牢獄中並沒因此消沉,還常常寫信給各地的教會,關心弟兄姊妹的狀況。在《腓立比書》中更提到:「我為你們眾人有這樣的想法原是應當的,因為你常在我心裡,無論我是捆鎖中,在辯明並證實福音的時候,你們都與我一同蒙恩。」(腓1:7)即使深受牢獄之苦,保羅仍舊樂觀以對,直到他被處死前都一直堅定不移。就如古人常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史記》的司馬遷,《聖經》的保羅,二人皆是在患難中堅持到底的好榜樣。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