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靈暗湧》海報

Agnes(崔娜蒂虹 Trine Dyrhol 飾演)

Jan(保羅史維瓦漢黑根 Pal Sverre Valheim Hageng 飾演)

Anna﹝左﹞(艾倫多莉彼得森 Ellen Dorrit Petersen 飾演)


    看完這部影片,內心突然有一股「心靈之河」不斷的流動著──有憤怒、有平靜、有悲傷、有同情、有同理……可說是相當複雜!看著這部的片名,英文為「Trouble Water」,也就是「禍水」,對照劇情很明顯就是在說一段「水流夾帶著禍端」的故事;但台灣這裡卻翻譯成「心靈暗湧」,個人認為反而更為貼切!男主角Jan內心無法揮開親手淹死小男孩的回憶;Agnes也一直無法釋懷失去孩子的悲痛以及對仇人的憎恨──兩人心靈深處不斷的轉折、變化,就像水湧波濤般的複雜!

    Agnes這個角色,我並不是很喜歡──她過於執著死去的小兒子,看見仇人(Jan)的熟面孔就不斷糾纏,甚至於因此忽略了對目前身邊兩個養女的照顧;還用「社會標籤論」死死綁定Jan是「無可救藥的惡魔」,看見他和小男孩Jon很要好,就認定他會殺死那個小孩(Jon);又失去理智地將Jon帶走,還在Jon面前罵Jan是壞人,使原本喜歡Jan的Jon忽然對其感到恐懼……種種舉動讓我無法喜愛這個Agnes!她的刻板印象差點害Jan 的善意遭到別人的誤解,還差點發生跟她死去孩子一樣類似的悲劇(Jon差點淹死在水中)──若是這個悲劇發生,她自己和眼前她所謂的「惡魔」有什麼區別呢?(也是為什麼第一段提到「有憤怒」的原因)當然,我不是不能瞭解Agnes的心情──畢竟她實在悲傷過度,一直活在親生兒子的影子裡,使她對仇人產生強烈的怨恨,甚至有所偏見,也算是人之常情!而且Jan雖然心地還算善良,但對自己幹下的罪過卻顯現出「那是意外」的敷衍態度,任誰都會對此有些火大。
    Jan的心情,我也能理解──平常人對自己無意犯下的錯事大多是採「不認錯」的態度,不否認有「忘掉此事、重新開始」的企圖;但這反而讓人永無止境地活在這塊陰影中,你不去坦承它、接受它,你都會一直在潛意識的「愧疚感」所侵擾:就好像Jan在出獄重新生活的時候,腦海常會閃過那天自己所淹死的男孩影像,使他不時產生噩夢。
    所幸的,最後二人合力還是阻止一場似曾相似的悲劇發生──Jan也痛哭悔悟地承認自己所犯下的罪過;Agnes也釋然地以一顆憐憫的心去撫慰眼前仇人的臉,回到家裡後更關愛自己身旁的兩個養女──兩人都得到救贖!
    至於與Jan墜入愛海的女牧師Anna呢?她是否原諒因Jan的疏忽而差點讓Jon淹死在河流中?(Jon是Anna的獨生愛子)她是否原諒Jan對自己隱瞞的那件罪過往事?而我的看法是:「相信Anna會原諒他!」畢竟Jan最後還是盡自己的全力去挽救她的孩子;畢竟「孰能無過」,Anna又是個牧師,耶穌基督所教誨的「寬恕」是最好的解決方式──但是,我也相信需要一些時間,讓Jan以今後的行動證明自己徹底悔改、讓Anna有足夠的時日調整自己的心情,雨過天晴,總有希望綻放的時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kinchiu 的頭像
    ekinchiu

    飛魚者的部落格

    ekin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