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文的演技與口氣強度比日文還處於不利的地位」,恕在下沒辦法認同──畢竟文化就不同,語調本來就會有所差異,但這跟演技沒什麼關係:中文有中文自己的表現方式、日文有日文的表現方式。
而演技則是不管是哪一國的人都可以磨練的!並不是說唸什麼語言,演技就會特別突出的!而會認為日文比中文強烈也只是主觀上的「習慣」罷了。每個語言都已經有固定的模式,我們無法要求別人用別的語言的語調去講出自己的語言,那樣根本是強人所難!我記得聽過專業中配官志宏的一段專訪,他提到自己去配夢工廠的《埃及王子》主角摩西,他表示自己當時並不是很高興,因為老外監督一開始要求他用英文的語調去說中文台詞‧‧‧‧‧‧這豈不是很不合理嗎?
在此必須聲明一件事:「我沒說不能比較語言喔!」──語言當然可以比較,但比較的只有「文法」跟「風格」,而不是貌似區分「高等語言」或「次等語言」的比較,更不是說什麼「用這個語言演技就好、用另一個語言演技就不好」類似的比較──演技在乎於個人的「表演能力」、「情緒裝飾的逼真」,而不是說唸什麼語言。
像剛才舉《埃及王子》的例子,我自己也看過中文版,即使英文跟中文有所差異,但官志宏配的摩西對「表演能力」跟「情緒裝飾的逼真」都有精準的掌握到,表現出來可以說一點都不輸原配(英配)──可見他有下足夠的功夫在上面。
我也不得不承認,有些語言念起來會比中文順口──好比說國際通用的英文,「I LOVE YOU」的確會比「我愛妳」來的順暢──但並不代表演技就會比較好,還是要看個人的「神態表現」跟「聲音控制的技巧」。
再舉一個例子:《名偵探柯南》的那一句「真相永遠只有一個」,雖然有人認為日文的「真実はいつも一つ」比較好,但我認為這部的台灣聲優已充分表現出柯南那種堅毅、聰慧的神態,演技幾乎可以跟日配不分上下。各種不同的語言都有它的表現方式,用不著去遷就於另一個語言!
配音的重點不是在於「語言的順口」,而是「演技」!若是刁鑽於語言發音上的順口,硬分「高等語言」、「次等語言」去評斷演技上的優劣──那乾脆叫華人演員全部捨棄自己的母語,都去學日文,演戲時都用日文講話好了!只因為「某些人」覺得用日文就可以讓演技會比較好‧‧‧‧‧‧有這樣的謬論嗎?
最後,轉貼一篇痞客邦網友的好文章「[中配]中配日配大不同!中配迷們的紮實對談全紀錄」,套用裡面的兩句話:「看中配不是要跟日配比較,而是去看與這些角色之間的協調感與角色特質」、「看日配習慣阪口的『用力』,便會因既定印象來批中配不夠強烈或批聲音辨識度不高,這個理由讓我覺得有點好笑。」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