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花木蘭」的故事於華人文化中可說是家喻戶曉,訴說一名代父從軍的巾幗英雄之傳奇,其孝心可比「二十四孝」其壯志可比「三國英雄」。然而其真實性卻有待考查(或許為虛構),只知其事蹟起源於魏晉南北朝,北魏時的敘事詩《木蘭詩》可見;而流傳至今,已不知被改編成多少版本?朝代、風格皆不一(但統一都是陽光的美好結局XD),例如:台灣製片楊佩佩所拍攝的古裝劇《花木蘭》(袁詠儀的版本),就直接把故事定在隋朝,讓這名稗官野史的女英雄周旋在大隋的腥風血雨(遇到隋煬帝楊廣)。

  而這部《花木蘭》的動畫是美國迪士尼所製,這可說是他們第一次嘗試用中國水墨畫、中國古典風味所編繪的經典作品!即便當時剛上映時評價兩極化,但依然造就很大的轟動。開頭便以水墨勾勒優美展開,以及詼諧逗趣的喜劇情節壯麗洶湧的戰爭場面,足以讓人瞧得親曠神怡。

  由於迪士尼動畫向來標榜「兒少皆宜」,不能有太暴力、太血腥的成分,因此少了刀劍廝殺、血流成河的緊張場面(簡單的對打倒是有啦),連單于滅掉大將軍(李翔之父)的情節也是以對話及結束後的畫面帶過,相信熱衷於古裝戰爭片的觀眾應有所失望吧?不過敝人認為「龍炮」的替代方案還挺不錯的說!爆炸畫面頗有氣勢!轟掉雪山埋葬十幾萬的匈奴大軍也是令人看得刺激非凡!最後用煙火葬送單于除了推到高潮外,亦綻放出五彩繽紛的歡慶(煙火挺美的不是嗎?)。

  之後出的第二集反而沒那麼精彩的說......感覺不免畫蛇添足,而且格局遜色於第一集,一路打打鬧鬧的小品喜劇且缺乏氣勢壯闊的戰鬥情節,更襯托出第一集的美麗。

 

台灣中文版之心得

  《花木蘭》的台灣中配版,光看主角群便是光芒四射──國際歌后李玟、國際影星成龍、本土天王吳宗憲。雖然他們皆非專業配音員,但敬業水準不在話下,而且所呈現出的水平並不下於原音版,甚至在台灣的許多觀眾愛看中配的次數多過英配呢!(造就此趨勢的的部分原因也是因中文較符合中華背景的故事)

  李玟的花木蘭聽得出ABC腔調頗重,所幸咬字還算標準,而且大約八成以上的戲份情緒上還抓的到位女扮男裝的粗聲線聽了也不至於露餡(扮得很有說服力)。成龍的李翔廣東腔並不會重,他本人也算很熟唸國語,同時常拍武打戲的緣故,導致他嗓音雄厚中氣充足,的確很適合李翔的神形,發號施令來很有威武感。吳宗憲的木須龍則是活靈活現!那張烏鴉嘴嘰哩瓜拉說個不停,讓人聽得捧腹大笑!無怪連原音版的艾迪墨菲都自嘆不如。另外,除了三位巨星,還有一位台灣演員張立威他所配的金寶挺有憨厚感的!

  其他陪襯的專業配音員,李勇的阿寧、楊少文的阿堯也是整部動畫不可或缺的甘草人物佟紹宗的皇帝份量極短,卻是言簡意賅,說起話的氣場具有帝王的威嚴;還有,孫中台的宰相賜福講話尖酸刻薄令人厭惡,同時代表孫叔所呈現的成果令人滿意呢!因為孫叔配地的確挺賤的(XD)。擔任大反派單于的胡大衛先生,展現出不同於《灌籃高手》大猩猩時的暴君感,很有魄力。

  總之,《花木蘭》的中配就是可圈可點!讓人百看不厭。

 

 

小魚的座右銘:「藝術,沒有絕對的客觀...只有很主觀的美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kinchiu 的頭像
    ekinchiu

    飛魚者的部落格

    ekin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