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紙兒 民國‧小魚兒
齧紙天天齧,
行廚日日吞。
姑娘驚叫救,
好漢掠蟲魂。
※臨時更正:原本第一句為「咬紙天天咬」,但事後驚覺「咬」字閩南音為平(國音為仄),只能另尋國臺同仄的「齧」字來修。
※臺語注音:
ㄍㄚ ㄗㄨㄚ˙ㄏ ㆠㄧㄣˊ ㄍㄛㄍ ‧ ㄒㄧㄜ˪ ㄏㄧˊ ㄚˋ
ㆣ一ㄚㄉ ㄗㄧˋ ㄊㄧㄢ ㄊㄧㄢ ㆣ一ㄚㄉ ,
ㄏㄧㄥˊ ㄉㄨˊ ㄌㄧ˙ㄉ ㄌㄧ˙ㄉ ㄊㄨㄣ 。
ㄍㆦ ㄋㄧㄨˊ ㄍㄧㄥ ㄍㄧㄜ˪ ㄍㄧㄨ˪,
ㄏㄜˋ ㄏㄢ˪ ㄌㄧㄜ˙ㄍ ㄉㄧㆲˊ ㄏㄨㄣˊ
※台羅拼音:
ka-tsua̍h Bîn-kok ‧ siáu- hî-á
giat-tsí thian-thian giat
hîng-tû li̍t-li̍t thun
koo-niû king kiò-kiù
hó-hàn lio̍-thiông -hûn
◎創作背景:
聽一位民間臺語漢字學的老師說過:「蟑螂的閩南語是ㄍㄚ ㄗㄨㄚ˙ㄏ(ka-tsua̍h),是因為牠有咬紙的天性,『咬紙兒』一名由此來。」而剛好在我打工的地方,影表機旁放的廢紙有被咬破的痕跡,後來發現是蟑螂所咬,似乎正應證這一點。於是以此靈感作此詩: 此詩為五言絕句的格式,採「仄起不入韻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蟑螂的出現,可說是人類生活中的一大麻煩,除了咬破紙張之外,還會遊走於廚房,食物、餿水、廚餘都會給牠吞幾口,汙染了廚房的整潔,女孩見狀只能驚叫求救,此時往往就會有一位勇敢的男士,或拿拖鞋、或直接空手,將蟑螂擊殺於地,奪其魂魄,將屍體丟進垃圾桶,除去「咬紙兒之禍」。
留言列表